近日,广西一名老伯
因清洗海鱼而感染创伤弧菌
医生表示
“立即截肢,否则性命不保!”
01一天换三个科紧急转院送入ICU
事发当天上午,老伯清洗海鱼,左手虎口处就有皮肤破裂。下午,他的左手手掌开始疼痛并伴有红肿。到了晚上,出现高热,肿疼痛蔓延至左上臂。
家人赶紧把医院的内分泌科,随后又转入骨科进行局部组织切开减压术。但病情无明显缓解,这时,老伯已开始出现休克前期表现,送入了ICU。随后转入广西医院重症医学科。
▲老伯的手臂起了葡萄大小的泡泡。
02医生果断截肢最终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
转院后,老伯的情况依旧危急,出现左上肢坏死性筋膜炎,还发生了感染性休克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。
医生提出要截肢,“不能再耽搁了!再晚点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,连手术机会都没有了!”
▲老伯的病情进展迅速。院方供图
当时老伯及家属都意识不到病情的危重程度,对截肢很是犹豫。经医生反复沟通,最终,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。紧接着,多学科立即联合行动,为老伯进行左上肢截肢术。
截肢1天后,标本检验结果证实,老伯确实感染了创伤弧菌。
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,老伯病情逐渐好转,最终顺利脱离呼吸机,于近日康复出院。
▲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截肢手术,保住了老伯的性命。
03该病致死率极高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创伤弧菌被称为“海洋中的无声杀手”,致死率极高,50%~70%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于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。
创伤弧菌
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,水温低于17℃或污染的海水难以生长,常寄生在贝壳类的海洋生物钟(如牡蛎、蚌等),因为该病比较少见,普通医务工作者对该病认识也较为不足。
据了解,每年的5-10月是感染创伤弧菌的高发时间段,真正感染创伤弧菌的人并不多,但慢性肝病(肝硬化、酒精性肝病等)、长期嗜酒、血色病、免疫功能低下、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肾衰、淋巴瘤等人发病率大大增高。
在征得家属同意后,老伯的截肢标本被保存在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,供医学生们观摩学习。
此前,多地也发生过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。
买鱼时被刺,男子住进ICU年10月,广东东莞的吴先生在买鱼时,被一条鲈鱼刺到手指的中指。凌晨,他的手指发黑,而且剧痛无比,人发烧发冷,医生立即将他送入重症ICU进行治疗。医生表示这医院近来遇到的第三例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,而前两例患者都遗憾未能挽回生命。
男子做饭时受伤,手臂被截去大半今年5月18日,桂林市临桂区一名20多岁的厨师粟先生在处理一条海鱼时,左手小指不小心被刺破2毫米。短短8小时内,粟先生出现了感染性休克、左前臂中远段广泛软组织坏死等情况。最终,他的左臂被截去了三分之二才保住性命。
女子被海鲜刺伤引发严重感染,最终截肢今年6月5日,医院收治一名被海鲜刺伤的患者。患者潘女士今年50多岁,是百色平果一家超市生鲜区的工作人员,负责处理生鲜产品。
在一次处理生鲜产品时,她不慎被海鲜刺伤右手,随后出现严重的感染,手背肿胀成黑紫色,继而引发脓毒性休克、肺炎、呼吸衰竭等症状,最终不得不截肢。
专家介绍,海洋创伤弧菌分布极广,很多海鲜都有,最常见的就是:海鱼、贝类、虾类、螃蟹……但这并不代表海鲜就不能吃了只是提醒大家千万小心!●处理海鲜要戴手套
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,防止扎伤。另外,手套也最好戴厚一点的,很多虾蟹的壳体尖锐,一般的手套很容易划破。
●海鲜一定要做熟了吃
千万不要生吃海鲜,鱼虾蟹贝等都要彻底煮熟,就可以杀死致病菌。对于老人、孩子、孕妇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,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。
蒸煮贝类,要汤水沸腾超过5分钟,不吃壳未张开的贝类。贝类食品烹调后及时食用,剩余部分密封冷藏,下次吃时要煮透。
●有伤口不要触碰海鲜
如果你手上有伤口,就不要触碰海鲜了。一旦有破损或伤口,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游玩。
万一被海鲜扎伤怎么办?
应该将血挤出,然后用清水冲洗。如果出现疼痛、瘙痒、肿胀、腹泻或发热等症状,医院就诊。
此外,如果伤口被扎伤很深,最好简单处理后,医院进行治疗。
大家在处理海鲜时千万要保护好自己的手!关于我们来源:南国早报值班编辑:庞荔馨责任编辑:蒋西河往期精选▼
◆闹心!玉林一小区绿化树被业主私自砍了,部分业主:我没同意
◆一路向海!玉林又一条铁路项目新进展来了
◆
玉林人,新冠疫苗禁忌症或暂缓接种证明,医院开◆车主注意!玉林这两处重新启用测速抓拍摄像头,限速……
◆事发兴业!因操作不当铲车跌落2米深农田,司机殒命
玉林日报社全媒体矩阵点亮让更多人看到↓↓